编者按
自在松弛、深度在地。继“特种兵式旅行”后,主打“慢节奏”“沉浸式”体验的Citywalk(城市漫步)成为旅游市场新宠,并不断囊括骑行、摄影、美食、穿搭等概念,衍生出越来越多的文旅新场景。“Citywalk+”替代了传统景区的话术表达,是一种对城市全方位的探索与观察,提高了城市丰满度和吸引力,也正在与城市联动,做更多业态延伸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骑行北京城 探索“中轴线”之美
正值暑期,来自美国罗德学院的学生埃莉诺·格蕾丝·埃尔斯沃思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伙伴骑行北京,穿越中轴线,领略这座古都的历史文化魅力。
埃莉诺学习中文已约6年,但这是她第一次来北京。在北京大学,她兴奋地说:“骑行课为我提供了一个真正探索北京城的好机会,让我亲身感受到这座古都是如此迷人。”
卢福泉(右一)带领北大骑行课的同学们在北京金鱼胡同骑行。新华社发
埃莉诺所说的“骑行课”名为“骑行老北京城:探索千年古都回响”,是北京大学国际暑期学校2023年度新开设的全英文课程,包括北京历史文化以及骑行技巧、骑行法规、车辆维修等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与竞赛项目。
“希望能让各国大学生们在骑行中感受北京古都的悠久历史,包括古代建筑的恢弘和文化,以不同的视角探索城市之美、自然之美。”课程负责人、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运动人体科学教学实验室主任、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自行车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卢福泉博士说。
他介绍,这门暑期课规划6条代表性骑行路线,引领学生探索北京作为金、元、明、清等朝代首都时的历史和文化。这些线路上不仅有故宫、天坛公园、景山公园等热门景区,还分布有众多博物馆、会馆、戏楼、剧院和名人故居。
骑行课获得了各国学生的欢迎。在第一个班满员后,因为报名人数太多,北大新增了一个班。来自中国、美国、法国、瑞典、澳大利亚、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51名学生获得了宝贵的体验机会。
随着“北京中轴线”被推荐作为中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,北京目前正积极开展北京中轴线的申遗工作。因此,北京中轴线也成为此次骑行课设置的重点骑行线路之一。
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、全长7.8公里,展现了中国古人“居中而治、以中为尊”的理念,串联起了众多文物古迹。
在北大的课堂上,卢福泉用流利的英语,为学生们介绍北京城的历史和布局,以及北京中轴线的相关知识。课堂上还专门为学生们准备了北京中轴线的相关书籍。
连日来,他带领学生们穿过中轴线上的天坛、正阳门、天安门、故宫、景山、钟鼓楼等中轴线上10多个重要点位,并进入其中部分景点内参观。
骑行过程中,金中都公园和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最让埃莉诺着迷。“你能看到,数百年前的古老遗迹和繁华的现代都市并存,人们仍然关心着它。我坐在那里就好像穿越时空般奇妙,这一切太酷了。”
法国卢浮宫学院的大学生加布里埃尔·巴纳戈所学的专业是艺术史,此行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非常感兴趣。
“中轴线给了我一种不同的感觉。它是许多伟大建筑的集合,建筑本身除了外观美丽,还有很多功能性的考虑,比如穿过城市的能源供应等,置身其中让我感觉到它们的伟大。”他说。
新加坡国立大学学生姜雅童认为,骑行是一种“流动性”的体验,一站站的经过,对北京的印象也越来越深刻。北京古建上的色彩、宫殿建筑屋顶檐角的小兽,都给她强烈的冲击,“好像每一块砖、每一片瓦都有很多故事”。
“要想真正探索城市,就不能困于书斋教室。”一直喜欢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卢福泉,在骑行中耐心地为学生们讲述传统建筑背后的故事。
一个月的骑行课,让各国大学生们爱上了北京这座城市,也在他们心底种下了一颗种子。
“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天我在北京所看到的一切,一切都是如此美丽。”课程结束,即将离开北京的埃莉诺恋恋不舍地说,盼望能再来中国,“中国人重视历史并乐于分享文化,这里还有非常多值得探索和了解的地方。如果有机会,我一定会再来。”(记者 魏梦佳 北京报道/实习生孝泽慧参与采访)
漫步开封 体验“宋潮”
穿过低矮的大梁门,透着古色的开封城便铺开了画卷。暑期期间,越来越多游人来到河南开封,用时下热门的旅行方式“Citywalk”,行走在这座有着近600年建都史的八朝古都,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对古城的新认识和旅行体验。
“Citywalk”意为“城市漫步”,参与者无需周全的计划,没有沉重的行囊,只是行走在城市街巷中,用双脚探索感受城市独特的气质。如今,这种主打随意随心的旅行方式,已成为一股感受城市文化和风土人情的潮流。
头顶一条河,脚踏六座城,地处河南东部、黄河南岸的开封,两千多年的历史积叠在土地之下。黄河在开封附近的决溢,导致这座形如锅底的城市多次被淹,而一次次黄河泥沙之上的重建,也形成了开封“城摞城”的空间格局。
“开封是我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文化积淀深厚,非常适合漫游,慢下来走入开封,更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。”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魏培仕告诉记者。
绕过喧闹的鼓楼商业区,转身走进生产后街,青砖灰瓦,石板小路。街道北侧的“一束光”书店不断有顾客推门进入,不大的店铺却是社交媒体上的网红书店,店内摆放着各类书籍,墙壁挂着字画和碑帖拓本,一只猫在店内的书桌上休憩。
书店负责人周冰告诉记者:“宋朝时期的开封,商品经济和文化交流繁荣,书铺也在宋朝迅速发展。我们选在街巷内,想让顾客在市井文化中了解宋朝历史,感受宋文化的魅力。”
生产后街所属的复兴坊街区位于开封古城区的核心位置,这里有10多条街巷、163处院落、6处文物保护单位和30多处历史建筑。
“近年,我们对辖区内的老旧街区进行提质改造。曾经破旧的街巷焕发了新生机,很多书店、画室、非遗手工作坊开在这里。行走其间,能感受开封的历史文化底蕴。”开封市鼓楼区相国寺街道办事处主任徐文强说。
漫步开封街头,大小茶楼遍布其中。鼓楼东侧的王大昌茶庄创始于1913年,现已走过百年风雨历程,被誉为“中华茶文化历史名店”,店内保存百年、长12米的木质柜台成了游客打卡地,主营的茉莉花茶以其独特的窨制工艺为人称道。
茶庄总经理左增伟告诉记者:“开封的老茶客对王大昌的茶叶很是信赖,现在很多年轻游客也会走进我们的店内,泡一杯花茶缓解旅途的疲惫,也会带一小包茉莉花茶回家作为纪念。”
34岁的鹿尹在开封经营一家宋代四雅体验馆,店内提供宋代四雅“点茶、焚香、插花、挂画”技艺展示和体验课程。鹿尹带着顾客将茶饼碾磨成末,放入盏中,注入热水,再通过茶筅击拂,打出茶乳,然后一起品尝。
传统的点茶技艺受到游客喜爱,一位广东游客告诉记者:“在这样的体验课里,通过自己体验,感受到宋代文人的生活方式,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新认识。”
华灯初上,白天的开封在夜里成了繁华热闹的宋都汴京。小吃夜市历来是开封的一张名片,据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,“夜市直至三更尽,才五更又复开张”。
下午四点开始,规格统一的小吃货车有序排开,气势排山倒海。混着烟火气、食物的香味、响亮的叫卖声,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坐在路边的夜市摊位上,品尝各种小吃美食。
“宋文化是做强开封文旅的核心内涵,我们通过建筑、美食、戏曲、研学等不同主题的文旅产品,打造‘宋潮’生活体验线路,活化历史,让游客走进开封感受‘一城宋韵,东京梦华’。‘宋潮’文化已成为开封的流量密码。”魏培仕说。
漫步在开封的古老街巷,乘坐木船穿行于城市水道,时尚的运动鞋踏过铺满厚重历史的青砖石板路。一名来自上海的游客说:“在开封来一场‘Citywalk’,探寻古城新韵,每一步都如梦如幻,直抵心灵。”(记者 吴刚 郑州报道)
关键词: